第(2/3)页 看魏忠贤久久不语,朱由检脸上的兴奋在慢慢消散。 “不不不,殿下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老奴需要细心体会一下,才能理解殿下的意思。 老奴愿意按殿下的想法行事,还请殿下细说一下这行事的方案。” 见信王脸色要变,魏忠贤赶紧迎奉信王一句。 信王的想法虽有些幼稚,但魏忠贤还是准备按信王的想法去做。 魏忠贤已经想明白了,信王今回不要钱是想要名啊。 既然信王愿意花钱买名,那就按信王的想法办呗。 毕竟真按信王的这个想法执行起来,朝臣捐助在面子上也能好看不少。 “殿下,您真的要无偿捐助?” 听完朱由检具体的记录展示方法后,魏忠贤不放心的再次询问一次。 “当然。” 朱由检把脸一板,“既然搞的是捐助,那孤就绝不会做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行径。大伴尽管放心就是。” 得到朱由检再次承诺,魏忠贤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相信有信王鼎力相助,他魏公公的朝臣捐助成功,那是指日可待。 天启六年二月中旬,魏忠贤鉴于福建沿海倭寇再次作乱,公开号召朝臣为福建剿倭捐资助饷。 没等朝臣对捐 朝臣对捐助发出怨言,魏忠贤就命人制作一大型捐资功德簿,立于承天门门前。 一人多高的捐资功德簿第一页,整整一页只有一个名字:明宗大师。 功德簿旁边的小字表明,明宗大师捐助白银10万两。 在捐资功德簿的第二页,信王朱由检捐助白银5万两和东厂提督魏忠贤捐助白银4万两的字样,高居第二页的前两行。 看到承天门前立起的大型捐资功德簿后,朝臣中再无人敢有任何怨言。 谁不知道,明宗大师就是当今圣上的化名。圣上都捐钱了,朝臣还敢再有其他异议? 当英国公张维贤和内阁各位大学士的名字,也出现在捐资功德簿上时,朝臣不管甘不甘愿都开始向外掏钱了。 就在这种局面下,内阁首辅丁绍轼突然病逝,信王朱由检也离京踏上前往登州的旅程。 “殿下,京城现在出现大量的传言,说丁绍轼是被魏公公逼捐逼死的,而殿下也是因魏公公的逼捐才仓皇离京的。 现在魏公公的威风可了不得了,已经有不少人把魏公公叫作九千岁了。” 平缓行进的四轮马车上,高起潜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检做着汇报。 “九千岁,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啊,哈哈。”朱由检轻笑着微微摇了摇头。 这魏忠贤到底还是到了九千岁的位置了。 那这历史到底是改了还是没改呢? 不管了,我先去登州看看这个时代的船厂再说吧! 朱由检望着车窗外闪动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离京的愉悦。 当朱由检离开京城时,在辽东盛京,努尔哈赤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