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访谈2-《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属于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尾声,互联网的影响力远没有后世那么大。

    在华国,互联网的影响力和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平起平坐大概要到08年之后,而互联网的影响力远超传统媒体,传统媒体除了最头部的几家外彻底沦为边角料,那要等到2015年左右了。

    当智能手机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后,互联网的边界彻底扩张到了线下。

    周新之前可能对这个年代没有太多认识,但是现在都来了这么久,他从各种渠道都能了解到当下传统媒体在华国的地位,以及这是他第一次在华国参加访谈类节目,会在华国引起怎样的讨论,他是有预料的。

    周新本来不想接受采访,正是知道自己言论可能造成的影响,所以周新对说的话会特别谨慎。

    尤其在电子支付牌照获批的当下,整个华国范围内眼馋这张电子支付牌照的人可不少,从NewPay成功打通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大家甚至都能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

    至于芯片,芯片领域和电子支付不同,芯片可以大谈特谈,周新巴不得华国多一些民间资本进入到芯片行业中来,这个领域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太多了,华国企业在其中的参与程度越高,被踢出全球供应链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芯片包括原材料、设备等等,加上设备的供应商等,一共有着数百个细分领域,华国企业如果能够在数百个细分领域中占据三分之一的主要供应商地位,那么未来想把华国从芯片供应链中踢出去,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时间。

    “我一直认为华国有着天然的基础发展芯片产业,和我们有着相似文化来源的霓虹、高丽、弯弯地区,他们的企业能够在芯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很多芯片细分领域中战胜硅谷的企业成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华国企业同样可以做到。

    我正是带着这种信念下投资的新芯科技,同时新芯科技有很多华人工程师,他们都很优秀,他们从硅谷到了申海张江工作之后,我们招聘了很多华国本土的工程师和高校毕业生,他们一致认为华国本土人才非常优秀。

    他们只是欠缺时间和经验,在工作的努力程度、细致程度和天赋上丝毫不亚于硅谷芯片领域的工程师们。

    华国几乎具备一切芯片产业能成功的要素,它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恰好这两样我都不缺。”

    这也不算是忽悠,华国在芯片领域确实具备几乎一切成功的禀赋,唯一的劣势在于西方不能卖最先进的生产线给华国。

    要是西方能够卖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给华国,中芯国际未必不能从台积电的市场份额中咬下一块肉,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台积电垄断了芯片代工领域最尖端的制程。

    三星和英特尔同样掌握相关技术,但是从良品率和成品质量的角度出发,都不如台积电的技术。

    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越到先进制程,台积电的工艺水平就是要胜出一筹。

    主持人听完后问:“我也相信华国能够在芯片领域有所成绩,新芯科技的发展势头特别猛,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新芯科技的成功能够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此时陈进已经回到了交大当教授,并且正在主持汉芯一号的设计。汉芯和交大都挺有意思的,在汉芯一号之前,交大就发过公告称他们已经攻克了深亚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实现了0.25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然后交大的0.25微米技术是当时交大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林争辉负责带队研发的,后来搞技术鉴定的专家委员会里有两个科学院院士,一个工程院院士分别是王守觉、邹世昌和许居衍。

    再后来陈进到了这个研究所,林争辉自己说他没有收陈进,他看不上陈进,认为对方才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林争辉认为对方没有技术积累,陈进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的交大。

    巧合的点在于,后来给汉芯一号做技术鉴定,在事发后被问责的专家里就有帮林争辉做技术鉴定的邹世昌和许居衍。

    林争辉不愿意让陈进来交大完全是他个人的说法,缺乏其他人的佐证,而且如果他真的不愿意让陈进到交大来,他完全可以阻止陈进来交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