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一章:军令状-《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2/3)页

    黄毅真的写了军令状签字画押让王坤带上。

    不仅如此,黄毅还跟王坤说了很多,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兴和军不是谁都可以任意调遣,兴和军只对皇帝负责。

    王坤喜欢听这种话,因为太监就是只对皇帝负责啊!

    此时的王坤不一样了,由不想在皇帝面前露面,变成了特想见到皇帝豪言壮语一番!

    大太监果然是最了解皇帝性格的人,王坤见到皇帝后一番豪言,还拿出黄毅的军令状信誓旦旦。

    崇祯皇帝果然龙颜大悦!

    说实话,崇祯这些天憋屈死了,一股邪火没地儿发。

    唉!大明祸不单行。

    辽东出事情了,四月初,兵备道张春率领的援军在距离大凌河城不足四十里的长山跟后金军激战一天一夜败北生死未卜。

    半个月后,大凌河城丢了,所有的文官武将都没能逃脱,唯有祖大寿逃进了锦州城。

    登莱叛军势如破竹,东江镇诸岛守将有一半积极响应,赶去登州加入叛军的人马总数超过两万。

    如今莱州被围岌岌可危,朝廷已经派不出强军解围。

    就在这时兴和军来了,虽然姗姗来迟,但是皇帝不计较小节,根本不追究是不是因为运输火炮导致行军缓慢。

    皇帝更加高兴的是,黄毅高调承诺,兴和军足以打败叛军收复登州,如果不能胜,愿意堵上性命。

    崇祯最是喜欢这种态度,所以他安心了,心情好多了。

    所以把孙元化、宋光兰、王徵、张焘等等充军发配给兴和军听用就不算个事儿。

    而且这事儿办得极有效率。

    那当然是因为九千兴和军在城外等着,被围的莱州急需救援。

    谁敢怠慢导致兴和军故意在京师停留罪莫大焉!

    第二天晌午,王坤带着几十个锦衣卫押着二十几个犯事儿的登莱罪官入营。

    黄毅没有给他们特殊待遇,就把他们当做充军的罪囚使用,即便王徵乃是这个时代伟大的科学家。
    第(2/3)页